道分析器:2048道
輸入電壓:AC220V10%,50HZ
額定功率:300W(帶電腦)
環境濕度:30%--80%
外型尺寸:660mm480mm330mm
測量倉:440mm350mm150mm
儀器重量:62公斤
繼電保護測試儀
1.系統說明自主研制開發的基于WindowsCE操作系統的新一代繼電保護測試系統,基于目前的SOC設計理念研制的數字鎖相專利算法及SPWM技術,擁有水平的高精度信號及率、高穩定性功放。為用戶提供全面、功能齊全易操作的測試方案。
2.系統特點
2.1.采用的嵌入式系統,新型高速DSP處理器及超大規?,F場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
2.2每周波達1448點波形擬合,處于國內ling先地位,顯著提高了測試系統的幅頻特性及電壓、電流瞬態響應,電流瞬態響應20s,電壓瞬態響應30s,明顯追趕國家標準(200s)。優良的瞬態響應能更加適應新型快速微機保護發展方向;
2.3率先使用20位串口D/A數模轉換器,串口D/A比并口D/A具備更佳的線性與精度,并提高了電壓、電流小信號的精度;
2.4AH103有4通道電壓輸出,3通道電流輸出; AH106和7通道電壓輸出,6通道電流輸出電壓0-120V,相對誤差0.1%,電流0-40A,相對誤差0.2%。
2.540-220V/0.6A
在廣泛采用現代高新技術,進行了全面優化設計,更加貼近用戶需求的更新換代產品。該系統凝結了十多年來在全國數百家用戶中取得的豐富經驗,體現我們精益求精的精神,其技術指標完全達到或追趕電力部頒發的DL/T624-1997《繼電保護微機型試驗裝置技術條件》的標準,是國家重點新產品和重點新產品。該系統集DSP,FPGA,Windows,PC104等各種高新技術之大成,可輸出每周波1600點的高精度波形,新的測試軟件采用Windows界面,功能齊全,界面,使用方便,能完成各種繼電保護裝置的全面測試,自動生成試驗數據庫和試驗報告,圖文并茂,十分方便,是發電廠,供電局,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等單位理想的繼電保護測試裝置。
內置觸控板,觸摸屏和具有專有設計的技術的全編碼鍵盤,如同筆記本電腦一樣操作方便,通過內置USB接口可用優盤方便升級軟件和交換數據,新的測試軟件基于Windows系統,采用嵌入式軟件開發工具,功能齊全,界面,使用方便,底層硬件控制性能,帶載能力強勁,三相電流,四相電壓輸出。

直流電源,由軟件控制,能單獨給保護裝置或其它設備提供工作電源。紋波系數小于0.1%,準確度0.5%;
2.6 頻率范圍達01000Hz,分辯率0.001Hz,精度0.003Hz;
2.7 相位分辯率0.001,精度0.1;
3.關于測試軟件
3.1上位機測試軟件支持WINDOWS2000
WINDOWSXP操作系統;
3.2功能齊全豐富,界面,操作簡單快捷,
能滿足各種保護測試的需要;
4.技術指標
4.1性能特點4.1.1
對各類型電壓、電流、頻率、功率、阻抗、諧波、差動、同期等繼電器可以手動或自動方式進行測試,可以模擬各種故障類型進行距離、零序保護裝置定值校驗及保護裝置的整組試驗,可以自動掃描微機和數字型變壓器、發變組差動保護比率制動曲線,具備GPS觸發功能;

產品特性
1、內置高性能工業控制計算機,采用真正嵌入式工業操作系統Windows,簡潔可裁剪的系統內核使其具有穩定可靠的硬件實時性能,做到真正的集成化、一體化,無需外接電腦,即可輕松完成各種復雜的試驗功能。同時,還可以杜絕電腦侵犯,即使誤操作文件一般也不會破壞操作系統,保證系統安全。
2、集工控機、Windows嵌入式操作系統、高性能工業總線、觸控板、觸摸屏、DSP數字信號處理、FPGA、CFC存儲等各種高新技術之大成,獨創跟蹤技術,采用24位DA,可輸出每周波1600點的高精度波形,保證小電流(0-200mA)誤差1 mA,解決了500KV以上超高壓繼電保護測試工作的小電流精度問題。
3、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設計,Windows 系統提供了親切熟悉的真正的工業化Windows界面,內置觸控板、觸摸屏和具有專有設計技術的全編碼鍵盤,如同筆記本電腦一樣操作方便。
4、內互接口方便快捷,通過內置USB接口可用優盤方便升級軟件和交換數據。
5、測試軟件基于Windows系統,采用嵌入式軟件開發工具,功能齊全、界面、使用方便,底層硬件控制性能,首創以廠站、回路、保護和試驗項目四層樹型結構的試驗數據庫組織方式,靈活的Office文件格式試驗報告,有利于實現試驗數據庫和試驗報告管理的集成化、系統化。
6、更加的高精度線性功放技術全面提升了裝置的功放系統,增強了各種防誤操作、短路、外電沖擊和溫度超限等保護功能,使裝置更加穩定可靠。

繼電保護測試儀采用了包括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通訊技術在內的多項高新技術,體現了集成化,一體化的新趨勢。
繼電保護測試儀指的是以數字式計算機(包括微型機)為基礎而構成的繼電保護。是在英國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計算機實現繼電保護的設想,但是由于當時計算機的價格昂貴,同時也無法滿足高速繼電保護的技術要求,因此沒有在保護方面取得實際應用,但由此開始了對計算機繼電保護理論計算方法和程序結構的大量研究,為后來的繼電保護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計算機技術在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現了重大突破,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微型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進入了實用階段。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運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出現了。在70年代后期,出現了比較完善的微機保護樣機,并投入到電力系統中試運行。80年代,微機保護在硬件結構和軟件技術方面日趨成熟,并已在一些國家推廣應用。90年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發展到了微機保護時代,它是繼電保護技術發展歷史過程中的第四代。
http://www.wmfwz.com